「維持現狀」是台灣民意主流,但世間沒有一種東西是可以恆久不變的,易經說的變易,佛家說的無常,都是一個道理。「青山常在,綠水長流」只是表象,真相則是「逝者如斯夫,不捨晝夜。」眼前的流水早已不是昨天的流水,春天的青山和秋天的金山也不是一個樣。所以,維持現狀只是表象。兩岸的現狀是什麼?表象可以說是一邊一國: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,也可以說是一國兩府:一個中國兩個政府;實質上則是在九二共識下互相交流,包括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各個層面的融合。從蔣經國開放探親政策之後,隔絕半世紀的兩岸就開始交融,像兩潭不同顏色的湖水,有個破口之後互相流通,兩種不同顏色的水一旦混合之後,兩邊都不可能維持原來的顏色。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 陳光記憶學

如此看來,統獨之說只是口水之辯,開放探親的破口出現後,兩岸就開始走向融一的道路,可以說火車的方向已經擺定;「九二共識」下兩岸進行各項交流,可以說火車的引擎已經啟動,統一列車開始慢慢滑行,一旦列車急速前進,所有的路障都會在避免翻車的前提下被清除,馬習會顯然就是要掃除民進黨執政後的交流路障。中研院社會所最近做的一項民調說明了這個現象,主張統一的民眾只占16.1%,但是預期將來會「被統一」的卻高達49.7%,也就是說大多數台灣民眾主觀意願想要維持現狀或獨立,但認知到客觀環境不允許。從兩蔣時代主張統一有9成比例到如今只有1成,顯然是因為兩岸形勢翻轉的結果,台灣民眾深知現實上要統一大陸已不可能,只能被統。面對統一,大陸丟出一國兩制,台灣民眾當然害怕,怕什麼?怕飛彈、怕在國際上沒有地位、怕失去自由民主人權,這是在台60年好不容易確立的價值,顯然大陸在這方面連觀念都還沒有建立。最怕的是失去主權,這是我們立足的根基,所以學界提出對應的大一中、大屋頂架構,民進黨也改抱「中華民國」神主牌,就是擁抱主權的象徵。大陸要處理台灣民眾的恐共問題,但台灣民眾也無需過度擔心。歷史上有許多軌跡可循,秦滅六國一統天下,只維持了短暫的過渡時期,就由漢帝國取代,春秋戰國時代最好的文化被漢朝承襲,獨尊儒術就是其一。南北朝被隋統一,維持短短的過渡後出現唐朝盛世,承襲了北朝的北府兵制和租庸調稅制。說明了秦漢隋唐都會成為歷史名詞,而好的制度會被歷史之篩留下來。台灣文化中承襲了中西文化的精髓,如果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權價值經得起時代考驗,自然會被留下來。順勢而為不僅可以保全自身,甚至還可以主導未來的道路方向,智者通常是順勢而為,只有愚者才逆勢操作。面對統一列車的徐徐前進,我們該順勢還是逆勢?(中國時報)

陳光記憶學陳光記憶學>陳光記憶學

58FC766BEDD7FC28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
    張雪昇陣黍匡郊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